- May 03 Tue 2011 00:16
[釀字] Last Order
- Apr 25 Mon 2011 01:13
[釀字] 不再漂流的朽木
- Apr 14 Thu 2011 00:33
[釀字] 最好的葬禮
- Mar 10 Thu 2011 00:10
[釀字] 冬日烏石港早晨
- Mar 09 Wed 2011 14:33
[釀字] 祭花
條約散落,在我們所看不見的房間
知了吹響大地號角,震動枝頭
為一個陽光圍城的預言高頌
我們肩併著肩,瓣瓣相連
搭起奮勇抗日的隘勇線
- Mar 03 Thu 2011 23:53
[釀字] 冬日烏石港早晨
- Feb 04 Fri 2011 01:41
[釀字] 夢的片段,以及演化的可能
- Jan 31 Mon 2011 20:24
[手記] 20110131 如果變成志業 (272/365)
我開始猶豫是不是該把急診的順序放在外科前,變成志業的第一順位。
昨天在ICU跟聊了很多,不可否認的急診有極度吸引我的地方,包括生活上的自由、合理的薪水、專科中的去專科化….更重要的是那種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邏輯與醫學知識去思考、處置而不太有健保或總額限制的自由度。當然,這些東西建立在某種程度的高風險工作環境,以及另一種型式的routine之上。我必須承認,到了最後一天,我也出現了蠻明顯的倦怠感。
On endo,打CVP的機會在最後兩天好像多了起來;病人雖然沒有特別有趣的case,但總還是會有幾個特別的EKG可以判讀或是詭異的lab data可以聚起來討論。老實說在急診這段期間有點像是值班的濃縮化,對於實戰的刺激極大,但如果沒有逼自己念書的話很容易NSP化。在急診這兩週的快樂,撇開休假的東之旅不談,大部分還是建立在這樣的工作與學習環境之上。
當然現實的環境是急重症並不真的會成為急診的主力,很多技能都是備而不用,但是有需要就得快狠準的用上。總覺得自己該去一趟非洲或無國界去體會那些真正的「急診」,也就是把台灣的急診環境在濃縮過的狀況。但至少run完之後有種想讓自己變強的渴望,比起過去的任何一科而言,這裡的疲倦居然也是相對的有效率的。
非常認真的考慮著。
- Jan 24 Mon 2011 23:08
[手記] 20110123 犯錯 (264/365)
很糟糕的一天。
因為才提醒自己不要犯錯而已。
檢傷二的病人,本身有old stroke 的病史,這次近來是因為兩天前開始胃痛並且劇烈嘔吐,今天早上開始fever+chills+productive cough。因為病人不太能表達,資訊大多從兒子口中得知,一開始我就傻傻的以為是acute gastritis後aspiration,加上沒有頭痛也沒有consciousness change,整個忘記要把完整的NE作完一次,還以為general weakness是eletrolyte imbalance造成的問題。然後開始跟主治報case,跟主治報完看完後慢慢等lab data,想說還是打個止吐症狀治療吧!
結果快中午吃完飯回來,主治跑過來說,你剛剛接的病人另外一邊不會動,這次的主要問題應該是acute stroke合併其他brain的lesion,之後他接手處理就好了。當下聽到心中真是涼了一大截,真的是太大意了!中風臥床的病人雖然比較難approach,但是因為這樣沒有把NE作完整去survey 腦部的問題也真是很大的疏忽。不過當下也不太能多做些什麼,加上新一波病人潮+OHCA又湧了進來,NG跟EKG根本從來沒有停過,就這樣一直在起身作procedure-回station拿chart-看病人-坐下來key order-起身作procedure-回來打note-支援其他病人的procedure中恐怖的循環度過…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