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醫生叔叔,又有新的baby來啦!快來嬰兒室幫忙喔!」

 

值班的時候總會接到各式各樣的電話,有的是病人夜半失眠,把你從熟睡中喚醒,頂著搖搖晃晃的意識,你們還是得走進病房與護理站,分送他們一些美好的夢境;有的是要幫忙急救,通話一般不會超過10秒,腎上腺素的真彷彿跟著鈴聲一起打入身體,比咖啡因更能使人瞬間清醒….各種千奇百怪的狀況層出不窮,然而最令人傷感的甦醒,還是要屬於每個兒科的值班時被護士學姐們召喚,從男孩變成大叔的時刻。

 

剛脫離校園生活不久實習或見習醫師們,往往是整個醫療體系中最稚嫩的一群。男同學生日時在交誼廳一邊喝酒一邊阿魯巴的光景,期中考在圖書館內熬夜苦讀的畫面,都像是幾天前才發生的事;跟著山地服務隊離開部落時,孩子們跨坐學校圍牆大力揮手,一邊吶喊著:「大哥哥掰掰,下次要快點回來唷!」的回音,彷彿還在耳邊迴盪著。但每每披上白袍走入醫院的兒童大樓,看著孩子們躲在父母身後朝你張望的眼神,你知道,有什麼已經悄悄改變了。

 

同樣是叔字輩的,「醫生叔叔」在小朋友心中的地位卻差「麥當勞叔叔」差得遠了。常常才剛拉開病床的布簾,還沒拿出壓舌板或筆燈,震耳的啼哭就已排山倒海而來;如果需要縫合或放置管路,幫忙壓制小朋友的實習醫師們更順間成為孩子們的公敵。大豆般的淚水後方是一雙雙充滿恐懼與厭惡的眼睛,好不容易結束了治療,父母們通常又會順勢補上一句:「回去之後要乖乖的喔!不乖下次再帶你來找醫生叔叔,知不知道!」此時你才恍然大悟,白衣的天使早已收起了翅膀,而那些童話故事裡的大野狼或虎姑婆們,原來皆為你的同行。

 

眾人皆怕老,你們也不例外,看多了生老病死的現場之後,與年歲相關的頭銜改變對於還在悼念青春期的你們,更顯得敏感。男孩終究要長大,變成大叔以後,大家似乎皆有一套獨門的返老還童秘術,試著重新搭建與孩童間的橋梁,也試著讓自己回到那遙遠的純真年代。有人研究起從未看過的卡通,只為了在病床邊的簡短言談時,成為孩子們的喜羊羊或派大星;有人把小布偶或可愛吊飾帶入病房,趁著一顆顆大眼睛驚奇發愣的片刻,快速作完身體檢查。或許是自己兒時特愛蒐藏貼紙,各類色彩斑斕的卡通圖貼便成了你與孩子們溝通時的秘密武器。看著倔強的他們終於勉為其難地從嘟嘴到張嘴,眼淚呼之欲出,卻又終於破涕為笑的伸手摘取一張張發亮的卡通人物,總會令你想起國小時與同學們擠在小商店前,交換新貼紙的美好時光。原來那樣單純的快樂,在多年之後,還可以在生活中再度重逢。

 

變成大叔以後,感到心中有些什麼正漸漸變得強壯,卻也有些什麼漸漸凋落著。你開始自動將來自護理站的電話分門別類,不再為了常規的X光與抽血報告而心驚膽戰,為了普通咳嗽流鼻水等抱怨衝至病房的情況也越來越少;你開始熟悉用怎樣的微笑或皺眉傾聽可以安撫家長,怎樣的情況不需多加考慮便得直接向上呈報。忙碌起來時,會像老人般開始遺忘孩童的名字,取而代之的是好記的床號與數字;電子系統中的病例範本越建越多,點擊數下便能把輕鬆把相似病況複寫一次。某些焦頭爛額的時刻你甚至會感到混亂,彷彿在自己的動作與反應也都被牢牢制約住,成為了範本的一部分。

 

變成大叔以後,學會如何把情緒與眼淚蘊斂起來。在急診室遇見破口大罵:「搞什麼嘛!急診為什麼要等!」的父母,小朋友卻只是一般感冒發燒時,要懂得撫平胸前方剛的血氣與怒火;當孩子罹患白血病的媽媽焦急問你,「醫生,這個病會不會好?」的時候,要克制每個果斷回答的意念,並在解釋時與潰堤的淚腺保持距離。某個值班的夜晚,那位受虐而遍體麟傷的男孩終於脫離險境回到一般病房,你把聽診器輕輕放在他的胸口,噗通噗通的心跳奮力傳來,開心激動之餘,忽然一隻小小的手朝你撥抓過來,握住聽診器上的食指;你就這樣讓他握著,感受著迷你但溫暖的手溫,忽然好想就這樣陪著他直到睡著,陪他度過不知第幾個醫院裡的漫漫長夜。

 

你終究還是鬆開了他的手,你知道你不能逗留;走回燈火通明的護理站,成堆的病例夾堆疊在電腦前方,這個夜晚的戰事才剛要悄悄開始。而大叔只會越來越老,越來越容易忘卻人物與故事,但你會記得,有個剛披上白袍,不斷為了病人燃起熱血的男孩,還一直守在心的深處。

 

<中華日報副刊 2012.04.27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殷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